close

 

untitled.bmp 

原文連接:

http://blog.yam.com/tzui/article/26370426http://blog.yam.com/tzui/article/26370426

我支持版主不同意作者的論點。

美國在二戰之後的農業政策促成了速食業的快速發展﹝Fast Food Nation﹞。造成美國飲食文化「重量不重質」以及一切講求「快」的特點。除了在東西岸一些大城市的昂貴餐廳或某些特定異國餐廳裡,偶有佳作之外,美國飲食一般來說是爛到可怕。

在美國旅遊有一點和在其他國家很不一樣。在大多數國家,當你來到鄉間或一個不知名的小地方,常常有機會可以品嘗當地特別的美食。在美國來到一個不知名的鄉間,隨便進入一家小餐廳﹝如果當地還有小餐廳?很多鄉下地方,麥當勞已經巖然成為「社區中心」。阿公牽阿媽,阿媽帶孫子,整個社區都到那話家常。﹞,有很大的機會你會碰到炸彈。真的是炸彈,因為主菜不是炸雞就是牛排,配菜是Cole Slaw或其他一些同樣被美奶滋淹死的莎拉,以及「炸薯條」。

至於英國,我於1998年時在那待過三周,對於英國食物的難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前陣子美國有一個改造餐廳的節目﹝不知道是不是學日本?﹞,請來的是一個英國廚師來教,我心理想:要英國人教做菜,這家餐廳真的沒救了。曾經看過一則歐盟笑話 → The worst of EU:
讓義大利人開車,法國人建構官僚系統,德國人說笑話,英國人煮菜。﹝可憐的阿德,每次說笑話,如果我笑不出來,都會想到這件事﹞

我覺得版主講到重點:飲食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「文化」。是低,法國美食可能衰敗中,不過在法國的大城小鎮,每天我們可以買到不加Bread conditioner的剛出爐麵包﹝這在美國非常困難﹞,以及櫥窗中每個讓我這個不太吃甜食的人都很很想吃的甜點。美國作為一個移民的國家,對於好好型塑飲食文化,有很長的的一段路要走。﹝不然UC Berkerley的教授Pollan哪有這麼多書好出?﹞

PS: 照片是我在維吉尼亞州西邊的一個小鎮拍到的。愛吃的我忍不住看了菜單,大概有十幾到菜,全部都是「牛排、漢堡、薯條、蛋、Cole Slaw的不同排列組合」。阿德在旁邊幸災樂禍的說:就跟你說美國的小餐廳不會比馬路旁的活動漢堡販來的高明。唉,這種 經驗在美國,只能說「不計其數」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to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